2025.12.25 薪酬管理全能:支付策略、核算方法、风险管控 (上海) |
KPC管理硬技术系列 薪酬管理全能:支付策略、核算方法、风险管控 (可定制内训、可项目辅导) 课程开发、版权所有:嘉博咨询(KPCgroup.com) 【开课时间、地点与报名方式】 2025年12月25日(周四)上海 158-021-13606 (微信同号) 、158-006-15866 (微信同号)、 021-6260 2628、training@KPCgroup.com
【解决问题与课程优势】 1. 如何设计劳务派遣员工的薪酬能够既符合劳动法要求,又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和风险?面对“相同的劳务报酬分配办法”,如何制定这个办法?相同的岗位、不同的能力,如何支付报酬?相同的岗位、相同的能力,不同的绩效,如何支付报酬? 2. 企业如何在标准工时制、综合工时制、不定时工时制之间选择和安排合理的工时管理制度? 3. 标准工时制、综合工时制、不定时工时制下的工资核算与管理方法差异在哪里?日常管理和计算中有哪些问题?如何解决? 4. 工资支付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?薪酬支付制度设计中应考虑哪些问题防止争议? 5. 事假工资如何扣除?其它各类休假(病假、婚假、产假、丧假、工伤假、探亲假等)的待遇与日工资如何计算? 6. 计算年休假时,没有劳动手册记录、没有社保记录员工的累计工作年限如何计算?
【课程大纲】 一. 薪酬的组成内容及其支付要求 a) 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对薪酬组成的通常要求?中国法规对薪酬组成有哪些规制? b) 公司必须支付哪些津贴:除环境津贴、中夜班津贴、高温津贴,还有哪些津贴必须企业支付? c) 早期政府发文规定的补贴还需要设置吗?现在还需设置补贴吗?现在还有法定补贴吗? d) 有些公司支付工资总额远高于最低工资,但为何被判未足额支付工人工资? e) 薪酬组成设计必须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,同时必须符合中国法规要求,为此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中国薪酬咨询逻辑、薪酬组成设计计算方法? f) 嘉博基于中国市场的薪酬组成设计计算方法介绍:3M+3P。
二. 标准工时制薪酬核算与管理 a) 标准工时制的本质含义与法律规制? b) 标准工时制对管理的挑战及企业管理者青睐于综合工时制、标准工时制的原因? c) 如何通过薪酬管理策略规避标准工时制的问题? d) 如何处理标准工时制下常见的加班费用支付争议? e) 自我延时是否算作加班?如何合理处理?薪酬管理政策如何设计?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防止这种争议?出现争议又如何举证? f) 非工作时间出差途中是否算作加班?如何合理处理才能不致影响员工的积极性、又不导致太高的人力资源成本? g) 业余培训是否属于加班?不参加培训是否属于缺勤?如何管理较合理? h) 值班是否属于加班?如何防止值班变成加班的报酬争议?如何合理设计值班津贴? i) 公司会议后的文娱活动是否属于加班?文娱活动期间的伤残是否属于工伤?该如何处理这类工作? j) “双休”、法定节假日总部(及海外)培训,是否要支付加班费?如何才能防止争议? k) 事假可以不支付工资,其法律来源依据? l) 标准工时制下加班管理与加班工资计算:加班工资基数的确定方式和计算原则、加班工作计算系数的确定原则、哪些加班可以调休、哪些加班必须支付工资不许调休?
三. 综合工时制的薪酬核算与管理 a) 综合工时制的本质含义? b) 综合工时制对企业有何好处? c) 综合工时制的工资计算原则?支付原则?这些法律规制的原则为何难以实行?管理实践中通常采取的办法有哪些? d) 综合工时制按照法律的书面意义,工时核算看起来很清楚,在实践中综合工时制工时核算为何是件不容易的事? e) 事假可以不支付工资,但是核算不容易:请一天事假耽搁了一个班(设10小时一个班,下同),是算员工请了8小时事假还是10小时事假?为何不能简单说是8小时或10小时,为何其结果可能不是8小时或10小时,其前提条件是什么?为何这些情形让仲裁员和法官都不那么容易下结论? f) 综合工时制下员工的5天(或其他天数)年休假,是批准5个工作班,还是5个日历天? g) 综合工时制下,法定节假日没有出勤,是否计算出勤? h) 综合工时制下加班管理与加班工资计算:加班工资基数的确定方式和计算原则、加班工作计算系数的确定原则? i) 季度综合工时制下,季度共出勤505小时,其中有法定节假日加班8小时,这时除了8小时按300%计算加班工资外,是否须另外支付5小时(即505小时减500小时的余额)150%的加班工资?
四. 不定工时制的薪酬核算与管理 a) 不定工时制的本质含义? b) 不定工时制下仅国定节假日被安排加班才计加班工资,其他时间加班不计加班工资,其有效的前提条件是什么? c) 不定工时制下事假是否可以不支付工资,本身是件不容易的事:若员工完成了任务,但有因事假缺勤情形,是否支付整月工资?是否可如同标准工时制下对事假期间不支付工资(即扣除事假期间工资)? d) 不定工时制是把双刃剑,若处理不好,不但无法节省日常加班工资,反而引来争议?如何巧用不定工时制?
五. 标准工时制、综合工时制、不定时工时制下的工资核算差异与管理方法 a) 日工资核算疑点与方法。 b) 综合工时制加班工资核算难点与方法。 c) 不定工时制下工资核算与管理。 d) 各类出勤工资核算。
六. 停工、停产期间工资管理与核算方法 a) 停工停产期间工资待遇的法律规定? b) 工资支付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? c) 薪酬支付制度设计中应考虑哪些问题防止争议?
七. 事假与福利假期工资核算方法 a) 婚假:时间、待遇及企业通常的享受条件(领证时间、领证单位等)、再婚的婚假待遇。 b) 产假:时间待遇及各地不同的处理方法(若高于单位平均工资如何处理等)。 c) 病假:病假待遇条件、病假待遇的确定原则与各地的差异、超过医疗期是否需要支付病假工资。 d) 丧假:丧假时间、待遇及企业对享受条件人道处理实践方法 e) 工伤假:工伤停工留薪期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及其工资核算方法 f) 探亲假:适用条件及其待遇。 g) 年休假:时间、待遇?没有劳动手册记录、没有社保记录的员工的累计工龄如何认定?如何设计管理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? h) 妇女节、青年节:不放假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资及其法律依据。
八. 津贴、补贴、补偿金的核算与管理策略 a) 有毒有害等津贴的核算: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b) 高温津贴的核算: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c) 补偿金的核算: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
九. 法定扣除的法律规制与操作对策 a) 哪些项目可以从工资中代扣? b) 高价值物品由个人保管后丢失,是否可以从工资中扣除? c) 如何保证不可代扣项从工资中合法抵扣?
十. 薪金收入与个人所得税的核算与管理应用 a) 独生子女津贴是否缴税?哪些项目可以免税? b) 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:补偿金是否须纳税、多少以上要纳税?具体计算方法? c)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:计算方法?如何防止“应发”多,“实发”反而少?
十一. Q&A
【参加对象】 1. HR总监/经理/主管。 2. 薪酬经理、主管、专员。 3. 承担招聘、薪酬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经理、主管等。 4. 负责薪酬核算的财务经理、薪酬核算专员。
|